扩音口罩
扩音口罩
关键词:扩音功能,口罩,音量可调节
1、所提出问题描述
在疫情期间出门必须佩戴口罩,但戴着口罩大声说话会感到呼吸困难。本创意设计了一款可以扩音的口罩。口罩的内置一个可以调节音量的扩音器,并在调节音量的拉杆左右两边绑上两根绳子,将绳子的一端露出口罩。拉出右边的绳子越长声音越大,拉左边的绳子越长声音越小。在医院、商场等环境比较嘈杂的公共区域喊人时只需要将口罩右边的绳子拉到极限就可以代替喇叭。解决了佩戴者因带口罩导致说话声音小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生产。
2、背景综述和分析
2.1.选题目的和意义
口罩在疫情期间需求量很大,但普通口罩限制住了说话的音量。隔着口罩需要讲话者将调门放大才能够达到正常的传播效果。特别是学校的老师,一方面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播,上课需要佩戴口罩,另一方面,又需要尽量让坐在下面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清讲课的内容,达到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一边佩戴着口罩,一边佩戴着小蜜蜂扩音器。现有技术中,口罩是两边各两个紧固带,分别佩戴在人的左、右耳朵上;小蜜蜂扩音器的麦克风部分也是和佩戴者的一个或者两个耳朵相固定。当所有的设备的重量都由人体的耳部承担的时候,容易造成耳部血液流通不畅,耳朵疼痛等负面效果。所以制作了本口罩,本口罩便于教师讲课,医院叫人等。
2.2.国内外研究现状
1895年,德国病理学专家莱德奇发现了空气传播病菌会使伤口感染,从而认为人们讲话时的带菌唾液也会导致伤口恶化。于是,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1899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改良了一种6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衣的衣领上。后来又改成可以自由系结的方式,用一根环形带挂在人耳朵上,于是现代口罩终于横空出世。1910年,伍连德发明了一种新式口罩: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要穿戴隔离衣、口罩、医用面罩,以防止被传染。但是医护工作者穿戴了隔离衣、口罩、医用面罩后,他们说话的时候,由于佩戴口罩和医用面罩导致说话音量降低,不便于沟通或要很大声的说话,非常不便。廖乘贵发明了一种带扩音器的医用面罩,适用于医用面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扩音器的医用面罩。高鑫发明了一种教学用扩音防护口罩,通过佩戴口罩后会提高讲话的清晰度,增强声音的传播,提高教学质量。蔡俊江发明了一种蓝牙语音儿童口罩,优点在于儿童戴口罩时交流方便。卞政发明了用于外扩小型麦克风的口罩,达到了即使长时间佩戴口罩和小蜜蜂扩音器的麦克风,也不会有不适感的效果。
3、设计模型/解决方案
本口罩是由扩音器,口罩面,口罩和鼻梁条绳制成的。口罩的表面是两个单层纺粘层,口罩的中间是单层或多层的熔喷层。本口罩是由三层无纺布制成,材料是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主要材质是聚丙烯,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可以捕捉粉尘。口罩外层具有防飞沫设计,中层过滤,内存吸湿。熔喷布选用20克重的。鼻梁条的制作原料有PET、pe、pp,常见的就是聚烯烃树脂,它固定在口罩的最顶端,它可以随着外力的作用去弯曲变形。扩音器是十分微型的,大概是一颗小型纽扣大小。扩音器放在口罩的中间一层的左边或右边,也就是熔喷层。用来调音的绳子是由口罩绳同材料的布制成的,但比普通口罩绳薄了5倍左右。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扩音器的调音杆或调音轮上,另外一端露出口罩。左边的绳子可以调低声音,右边的绳子可以调高声音。露出口罩的一端上可以固定两个不同的挂坠,用来分辨调低和调高的绳子。
4、参考文献
[1]高鑫. 一种教学用扩音防护口罩[P]. 江苏省:CN214483378U,2021-10-26.
[2]田鸿. 便携式无线蓝牙扩音器[P]. 广东省:CN213368148U,2021-06-04.
[3]蔡俊江. 一种蓝牙语音儿童口罩[P]. 安徽省:CN213307596U,2021-06-01.
[4]卞政. 用于外扩小型麦克风的口罩[P]. 江苏省:CN212911807U,2021-04-09.
[5]沈阿祝. 一种循环扩音口罩[P]. 广东省:CN212117200U,2020-12-11.
[6]廖乘贵. 一种带扩音器的医用面罩[P]. 广东省:CN212036102U,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