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花粉含量的可拆卸仪器
本表根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项目查新报告要求制定

项目查新报告

项目名称:一种检测花粉含量的可拆卸仪器 
查新完成日期:2022年1月   

申报者本人承诺:报告中陈述的事实是真实和准确的。我们按照大赛查新规范进行查新、文献分析和审核,并做出上述查新结论。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
二○二一年制
 
查新报告
查新项目名称:一种检测花粉含量的可拆卸仪器 
一. 查新目的
申报第37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二.查新项目的创新要点
(要着重说明查新项目的主要特点特征、相关指标、应用范围、申报人自我判断的新颖性等)
2.1特点特征
本课题以花粉过敏为背景,从防止花粉过敏的方法入手,提出创新一种检测花粉含量的可拆卸仪器,当花粉含量到达一定数值,语音提示使用者及时佩戴口罩,从而减少人们花粉过敏的情况。本课题通过对现有花粉检测装置进行分析,发现其在使用中受到空间的限制,不方便携带,因此提出改进方法并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制造出一种小型化便携式可拆卸的检测花粉含量仪器,并将其应用于书包上。
2.2相关指标
检测花粉含量仪器的及时性、便捷性、准确性。
2.3应用范围
本课题应用范围为预防青少年花粉过敏地区。
2.4课题新颖性
本课题的新颖性在于创造出一种小型化便携式具有语音提醒功能的可拆卸花粉含量检测仪器,该装置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提醒人们做好防护措施,有效减少人们因为花粉而引起的过敏症状,在实现身体健康的同时节约医疗资源。
三.查新点
查新点:(需要查证的内容要点、创新点)
1. 花粉含量
2. 检测花粉含量仪器
3. 不同地区
4. 书包
5. 可拆卸
四.文献检索范围及检索策略
文献检索范围:
中国知网(2000-2018)
维普科技期刊文摘索引(2000-2018)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2000-2018)

检索词及检索策略:
检索词:
1. 检测花粉含量仪器
2. 花粉
3. 书包
4. 上海
5. 北京
6. 可拆卸
检索式:
1. 花粉and(上海 or 北京)
2. 花粉and(便捷 or 新型or可拆卸)
3. 地区and(花粉含量 or 花粉种类) 
4. 过敏and(花粉or花粉症)
五.检索结果
按上述检索词,在以上数据库和文献时限内,查到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提供附件(  15  )份,现对附件摘述如下:
1.[题名] 北京城区春季花粉与过敏性疾病就诊比例分析
[作者] 宁慧宇,王洪田,陈艳蕾,王学艳
[来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年第28卷第2期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变态反应中心
[摘要] 目的监测北京城区春季优势花粉,初步推测其与过敏性疾病关系。方法应用重力法监测2019年春季每日花粉种类及浓度,计算每月优势花粉。通过杜恩综合医生工作站系统统计同期本院变态反应科诊断为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s,AC)和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的诊次,分别计算各种疾病的就诊比例。结果①北京城区春季各月优势花粉:3月为柏科(50%)、杨属(13%)和榆属(11%),4月为悬铃木属(44%)、桑科(21%)和银杏(14%),5月为松属(32%)、桑科(29%)和桦木属(12%)。②3月AR、AC的就诊比例均明显高于4月和5月,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北京春季,3月是AR及AC的就诊高峰,推测3月优势花粉对AR与AC致敏性更强。 

2.[题名] 北京4种常见树种花粉飘散规律及致敏潜力分析
[作者] 闫珂
[来源] 硕士论文
[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摘要] 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空气中飘散大量的致敏性花粉会引发花粉过敏症,严重时会危害人体健康。本论文选取北京林业大学校园绿地为调查对象,主要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1)选取连翘、紫荆、洋白蜡、臭椿4种植物进行花粉监测,以致敏植物胸径处花粉数量的变化特征为研究出发点,确定其花粉在6:00~22:00时间段内花粉飘散的日变化规律,分析环境因素(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辐射照度、风向、风速)对花粉飘散的影响程度,明确花粉飘散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的花粉飘散规律均呈“单峰型”日变化动态。在6:00~22:00中,花粉数量的最高值出现在14:00或16:00左右,最低值出现在6:00或20:00左右。连翘、紫荆、洋白蜡树种花粉数量的峰/谷值比相差较小,臭椿花粉数量的峰/谷值比相差较大。(2)众多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导致花粉数量的变化。花粉数量与空气温度、辐射照度、风速为正相关关系,与空气相对湿度、大气压为负相关关系。其中,花粉数量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与风速有较强的相关性;与大气压的相关性次于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与辐射照度的相关性较弱。同时,花粉数量在顺风方向较逆风方向略多。(3)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相互独立,对不同植物花粉数量的影响不同。连翘花粉数量主要与空气相对湿度、风速因子有关,紫荆、洋白蜡、臭椿花粉数量主要与空气温度因子有关。(2)基于高斯公式对城市绿地致敏指数(IUGZA)进行分析并改进了该指数(I’UGZA),应用指数评估绿地的致敏潜力,并进行不同区域致敏潜力大小对比,探究该指数在绿地致敏潜力评估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IUGZA与其他参数(区域面积、植株数量、林木密度、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H’)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绿地整体的IUGZA值为0.2141,I’UGZA值为0.2193,具有低过敏潜力,研究区内生长的植物排放的花粉不会对花粉过敏患者造成高风险。但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对比时,部分区域的IUGZA值大于0.3,具有高致敏潜力。同时距离致敏性植物346m范围内可引起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距离场源中心1000m处I’UGZA值趋近于0,几乎没有致敏影响。因此,改进的指数可反映距离绿地空间不同位置的致敏潜力以及对周边环境的致敏影响,可作为评估城市绿地致敏潜力的有用工具,用于量化绿色空间不同区域的空气中花粉排放形成的致敏潜力。(2)研究区内高致敏性植物有油松、栓皮栎、洋白蜡、毛白杨、臭椿、白榆、圆柏、白桦等植物,主要属于柏科、松科、杨柳科、悬铃木科、豆科、苦木科、榆科、桦木科、壳斗科。绿地整体种植低致敏性植物较多,占比为65.7%。因此,该指数可反映每种植物产生的花粉在绿色空间中的贡献大小,进而明确城市绿地中具有高致敏性的植物。(3)主成分分析(PCA)与Spearman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一致,IUGZA和植株数量、物种丰富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该指数可作为分析绿地区域内植物种类丰富程度的工具。(4)在2019~2020年采用物候学的方法对研究区中所有开花植物的花期进行观测和记录,分析致敏植物的物种组成与物候期并制定了开花植物花粉的飞散时间表,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致敏植物主要以落叶乔木为主,占比为84.83%。(5)春季3~5月开花种数较多,以杨树、柏树、柳树、白蜡树等致敏性较强的乔木植物为主,此时期为研究区花粉症发病的高发时期;7月和8月以草本植物为主,开花种数较少;11月至次年1月没有植物开花。(6)制定的花粉飞散时间表,可清楚地了解各个月份花粉量多的植物种类,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绿地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3.[题名] 北京郊区蒿属植物花粉浓度时空变化规律
[作者] 侯晓静1,王成1,郄光发1,王艳英2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8卷第4期
[单位]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北京林业大学
[摘要]社会环境的发展,通用设计理念和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对通用设计的源起及概念的阐述、介绍通用设计的设计原则 和设计方法,说明通用设计理念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设计实践分析,印证这一设计方法对设计创新的指导意义,和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

4.[题名] 上海春季大气颗粒物中致敏悬铃木花粉蛋白的分布特征
[作者] 赵慧1,彭加仙1,洪强2,张红莉2,王伟倩3,王青躍3,谭正莹1,周树敏2,张卫2,吕森林1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25卷第4卷
[单位] 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3.日本埼玉大学大学院
[摘要] 选择上海大气颗粒物中悬铃木致敏花粉蛋白Pla a3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工程手段表达Pla a3蛋白,并利用该致敏蛋白免疫大鼠,制备出单一致敏原的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分析上海大气颗粒物中Pla a3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颗粒物中总蛋白质量浓度在<1.1μm的粒径段内最高,为2.5~3.0μg/m3;Pla a3蛋白主要分在>7.0μm的粒径段内,其平均质量浓度为7.5 pg/m3,但在<1.1μm粒径段内的质量浓度最低.在上述分析结果基础上,将进一步探讨颗粒物中主要有害组分与致敏蛋白分布之间的关系。

5.[题名] 上海中心城区气传花粉调查
[作者] 孙立英,郭胤仕,王怡玮,何海娟,乔秉善,王良录,尹佳
[来源]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年第6卷第3期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过敏性疾病诊治中心
[摘要] 目的明确上海市全年气传花粉的种类和数量及其分布特征。方法应用重力沉降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间的气传花粉进行监测。结果全年共监测到2个花粉含量高峰,分别为3-5月和9-10月。全年气传花粉分布有明显的种属差异,树木类花粉占全部花粉计数的65.55%,莠草类及禾本科花粉占全部花粉计数的27.74%。春季以树木类花粉为主,主要为构属(45.64%)、悬铃木属(6.06%)和松科(7.86%);而秋季以莠草类及禾本科花粉为主,主要为葎草属(59.01%)、禾本科(18.45%)和蒿属(5.32%)。结论上海市中心城区气传花粉的分布呈现2个高峰;构属花粉和葎草属花粉分别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春、秋两季最主要的气传花粉。这为花粉预报、确定主要致敏花粉奠定了基础。

6.[题名] 上海地区气传花粉的监测
[作者] 黄建花1,王幼芳1,沈春琳2,吕森林3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单位] 1.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摘要] 于2009年10月开始,进行为期一年的花粉采样.共设6个采样点,采用Cour风标式花粉收集器,对气传花粉的含量、种类和飘散规律进行了监测。共鉴定气传花粉5324164粒,隶属32科27属种。其中普陀区监测点气传花粉总数最高,其次分别是松江区、闸北区、浦东新区、徐汇区和宝山区.松江区花粉种数最多,为48种;徐汇最少,为37种,主要气传花粉为葎草、悬铃木属、松科、杉科、禾本科、榆属、蒿属和柳属等。春季3~4月和秋季9月为气传花粉散布高峰.最后,讨论了植被分布对本次监测的影响,不同域区气传花粉种类及散布规律比较,采样方法的影响,气传花粉与过敏捷性病病的联系等问题。 

7.[题名] 上海大气中花粉与颗粒物的复合污染特征
[作者] 冯满1,吕森林1,张睿1,沈春琳2,黄建花3,王幼芳3,吴李泉4,冯加良1,吴明红1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2011年第31卷第7期
[单位] 1.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华东师范大学 4.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 于2009~2010年,利用风标式花粉采集器,采集了上海不同区域春、秋、冬季的飞散花粉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并于春季(2010年4月)利用重力花粉采集器在不同高度采集了飞散花粉样品,以及不同区域悬铃木的花粉.对风标花粉采样器采集的样品进行溶酸处理后进行花粉鉴定;对重力法采集的花粉样品染色后直接进行观察.利用高分辨的扫描电镜(SEM)对悬铃木花粉上吸附的大气颗粒物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显示,上海春季大气中的花粉以木本植物花粉为主.不同区域悬铃木花粉上所吸附的颗粒物组分有所差异.冬季和春季大气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中的SO42-的浓度均为所检测离子(Na+、K+、Ca2+、Mg2+、NH4+、NO3-、SO42-、Cl-)中浓度最高的,NO3-、SO42-、NH4+在冬季样品中要比春季样品中的浓度高.上海大气颗粒物中的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从高到低为Ca>Na>Mg>K。 

8.[题名] 上海地区常见气传树木类花粉研究进展
[作者] 闫雅茹,郭胤仕
[来源]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5年第9卷第3期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过敏科
[摘要]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生活方式的变化、植物栽培的发展以及空气污染的加重,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树木类花粉是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春季致敏花粉,是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与上海地区常见树木气传花粉相关的花粉飘散、人群致敏、致敏蛋白组分、诊断及治疗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9.[题名] 一种新型空气花粉采集仪器的实验研究
[作者] 杜睿1,王亚玲1,李梓铭1,宣越健2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2卷第1期
[单位]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摘要] 空气致敏花粉污染是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气花粉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略的评价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我国一直没有适合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特点的花粉观测仪器,阻碍了我国大气花粉的监测预报研究工作与国际同行的接轨和进一步的推广.因此介绍一种新型空气花粉的采集仪器,它集合了发达国家花粉标准采样装置的优点又适合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特点,并给出了仪器相关性能在外场观测实验应用中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为我国大气环境中花粉监测和预报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观测结果。 

10.[题名]中国北方夏秋季致敏花粉种属和浓度分析
[作者]欧阳昱晖1,2,李颖2,安羽三3,李瑛3,张罗1,2,3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0第27卷第4期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 2.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包头市和哈尔滨市2019年夏秋季致敏花粉的浓度和种属,及其与过敏性鼻炎人群发病时间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监测2019年7月1日~10月15日的大气花粉,显微镜下计数每日总量和分类;分析相应时间段各地过敏原检测结果及过敏性鼻炎发病人数与花粉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包头市、北京市和哈尔滨市花粉浓度高峰期分别为7月17日~9月27日、8月16日~9月28日、7月31日~9月3日;三个城市主要夏秋花粉来源于菊科蒿属、藜科藜属、桑科葎草属和禾本科植物;包头市蒿属花粉总数最高(12 914粒/1000 mm2),是北京市和哈尔滨市的4倍。北京市和包头市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时间与花粉播散时间一致。结论北方夏秋季主要花粉播散期在7~9月,与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时间一致,提示花粉过敏应关注花粉播报,做好防护。

11.[题名]儿童夏秋季花粉症研究进展
[作者]郑佳,宁立华
[来源]中外医疗2020年第39卷第27期
[单位]包头市第四医院(包头市儿童医院)
[摘要]花粉症是花粉作为致敏原诱发机体产生的一类变态反应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变应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近几十年来儿童花粉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范围内夏秋季花粉症临床症状较严重,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及学习。该文就儿童夏秋季花粉症的研究进展做简单论述,包括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相关疾病、检查方法、影响因素及治疗等方面。 

12.[题名]我国北方地区儿童与青少年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致敏花粉的特征分析
[作者]王晓艳,郭淼颖,王洪田,王学艳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年第34卷第11期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
[摘要]对我国北方地区儿童与青少年季节性变应性鼻炎(SAR)致敏花粉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于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中心确诊为SAR的我国北方地区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所用过敏原点刺液为13种北方地区常见花粉。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花粉过敏原的致敏在年龄、性别、致敏模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374例SAR患儿纳入研究。最常见的致敏花粉为藜科(73.8%)、葎草(67.6%)、大籽蒿(64.7%);重度致敏率较高的是大籽蒿(53.7%)、葎草(46.8%)、藜科(42.0%)。不同花粉的致敏率及致敏模式无性别差异(P>0.05)。青少年组圆柏致敏率高于儿童组(55.1%vs 42.9%,P=0.023),2组其余花粉过敏原及致敏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木花粉的多重致敏率为57.2%,杂草花粉为59.6%。全部花粉的多重致敏率为81.3%。树木花粉间及杂草花粉间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除圆柏外,其他7种树木花粉与草花粉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4种杂草花粉的单一致敏率低(1%~8%),49.2%的患儿对4种杂草花粉均过敏。结论:儿童和青少年期的SAR花粉的致敏率无显著性别及年龄差异。花粉间具有广泛的交叉过敏反应,尤其在杂草花粉间。

13.[题名]19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过敏原趋势分析
[作者]桂碧玉1,杨鹏1,李立敬1,李萍2,周晓蕾3,张辉1,王起龙1,王静1
[来源]河南医学研究2021年第30卷第2期
[单位]1.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实验室3. 河南省胸科医院呼吸内科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得到吸入性过敏原的变化趋势,帮助制定过敏性疾病的防治策略。方法应用SPT,对2016—2019年河南地区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有过敏性疾病相关症状的患者进行14种常见吸入过敏原检查,获得阳性病例1 920例。结果阳性率最高的两种吸入性过敏原分别为粉尘螨1 100例(57.29%)、屋尘螨973例(50.68%)。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4种吸入性过敏原聚为4类:第一类为户尘螨/粉尘螨/室内尘土/蟑螂,第二类为猫毛/狗毛,第三类为青霉/面包酵母菌,第四类为梧桐花粉/葎草花粉/蒿属花粉/向日葵花粉/柳树花粉/油菜花粉,4类吸入性过敏原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第一类(35.24%、80.87%、82.33%、82.78%,趋势χ2=194.201,P<0.05)、第四类(93.12%、77.00%、76.33%、64.00%,趋势χ2=91.423,P<0.05)。结论尘螨是河南地区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与其结果类似的有蟑螂、室内尘土,2016—2019年都有线性递增趋势。在河南地区今后过敏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室内过敏原应被放在主要地位。

14.[题名]北京地区门诊患者常见吸入过敏原致敏谱
[作者]马婷婷1,王洪田1,陈艳蕾1,庄严1,石海云1,于睿莉1,郭淼颖1,尹佳2,王学艳1
[来源]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1年第15卷第2期
[单位]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过敏性疾病常见吸入过敏原致敏谱,探讨国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试剂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本科门诊可疑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采用32种吸入过敏原试剂进行SPT,比较年龄和疾病变应原分布,观察评价国产SPT试剂的安全性。结果最终纳入11699例患者,SPT阳性率84.3%(9865/11 699);过敏原阳性率前5位分别是灰藜花粉(57.5%)、葎草花粉(50.7%)、圆柏花粉(49.5%)、柳树花粉(48.7%)、大籽蒿花粉(47.8%)。10~14岁年龄组SPT阳性检出率最高(94.2%),且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小于10岁患者SPT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40岁以上患者SPT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低。吸入过敏原以杂草花粉和树木花粉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屋尘螨和动物毛。过敏性疾病患者多合并4种及以上过敏原致敏,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4种及以上过敏原致敏占64.7%。所有进行SPT患者中6例患者出现不良事件(aside effect, AE),AE总体发生率为0.05%(6/11 699),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均为I级。结论北京地区常见过敏性疾病中,杂草花粉和树木花粉致敏最为常见,吸入过敏原以灰藜花粉、葎草花粉、圆柏花粉为主;10~14岁SPT阳性率最高;过敏性疾病患者多合并4种及以上吸入过敏原过敏;国产SPT试剂安全性高,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评估。

15.[题名]花粉过敏的防御和治疗
[作者]欧阳昱晖1,张罗1,2
[来源]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0年第27卷第4期
[单位]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变态反应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鼻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
[摘要]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30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患病年龄也趋于低龄化。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反复打喷嚏、流清水样涕、鼻塞、鼻痒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致敏花粉是主要的室外过敏原,由花粉导致的过敏性鼻炎被称为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我国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花粉过敏原是北方最主要过敏原,约占过敏性鼻炎人群的30%,发病人口数达7500万,每年给个人和国家造成极高的医疗耗费和负担。 
六.查新结论
经对检索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对比,结论如下:
文献1-3:总结了北京地区花粉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规律,并分析了花粉的致敏潜力。
文献4-8:总结了上海地区花粉的分布特征,花粉与其他颗粒物结合的负荷污染特征,对花粉进行了综合分析。
文献9-15:研究了如何采集花粉,总结导致青少年和儿童过敏的花粉特征及其他人群常见的过敏花粉,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方法。
本课题的创新不仅符合小型化便携的要求,还贴近生活,方便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同时富有创意,使用简单,节约了医疗资源。
检索中未见与本课题相同的报道。
七.附件清单
[1]宁慧宇,王洪田,陈艳蕾,王学艳.北京城区春季花粉与过敏性疾病就诊比例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1,28(02):98-100+104.
[2]闫珂. 北京4种常见树种花粉飘散规律及致敏潜力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20.
[3]侯晓静,王成,郄光发,王艳英.北京郊区蒿属植物花粉浓度时空变化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04):77-79.
[4]赵慧,彭加仙,洪强,张红莉,王伟倩,王青躍,谭正莹,周树敏,张卫,吕森林.上海春季大气颗粒物中致敏悬铃木花粉蛋白的分布特征[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25(04):544-549.
[5]孙立英,郭胤仕,王怡玮,何海娟,乔秉善,王良录,尹佳.上海中心城区气传花粉调查[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6(03):186-190.
[6]黄建花,王幼芳,沈春琳,吕森林.上海地区气传花粉的监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2):56-62.
[7]冯满,吕森林,张睿,沈春琳,黄建花,王幼芳,吴李泉,冯加良,吴明红.上海大气中花粉与颗粒物的复合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1,31(07):1095-1101.
[8]闫雅茹,郭胤仕.上海地区常见气传树木类花粉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5,9(03):222-227.
[9]杜睿,王亚玲,李梓铭,宣越健.一种新型空气花粉采集仪器的实验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01):56-61.
[10]欧阳昱晖,李颖,安羽三,李瑛,张罗.中国北方夏秋季致敏花粉种属和浓度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0,27(04):184-187.
[11]郑佳,宁立华.儿童夏秋季花粉症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20,39(27):196-198.
[12]王晓艳,郭淼颖,王洪田,王学艳.我国北方地区儿童与青少年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致敏花粉的特征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0,34(11):1005-1010.
[13]桂碧玉,杨鹏,李立敬,李萍,周晓蕾,张辉,王起龙,王静.19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过敏原趋势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02):196-199.
[14]马婷婷,王洪田,陈艳蕾,庄严,石海云,于睿莉,郭淼颖,尹佳,王学艳.北京地区门诊患者常见吸入过敏原致敏谱[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1,15(02):136-143.
[15]欧阳昱晖,张罗.花粉过敏的防御和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0,27(04):177-179.
八.备注